盛夏有微光

———忆2017年夏浪石支教

期次:第417期    作者:学记团 王 萌   查看:74

  
(一)见字如面
梅梅在日记里写:
  “我觉得我不聪明,是老师教会我聪明和善良。是我妈妈叫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爸爸叫我一定会上大学的。我一定会上大学的。我有很多话想说我是一个好人吗这样好吗。我今写完了想说一句话,谢谢老师的关心,我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。谢谢老师教会我的知识,我爱你。”她还画了五角星,月亮,和太阳。
  她的字写得歪歪扭扭,语句不是很通顺,就连标点符号都没有用对。可是不知为何,读来却印象深刻。
  她和堂姐小英子,都是三年级的学生,父母务工在外,满头白发的奶奶抚养她们。第一次见面,她们穿着沾有灰土和污渍的衣服,头发油腻,大家一起做游戏的时候,都没有人愿意和她们手拉手,而她们,也缩回手,倔强且高傲,眼神凛冽,不参与游戏了。
  家访的时候,我看到她们把我教她们做的向日葵贴在了床头。那面墙很灰暗,床很灰暗,她们的衣服和脸也灰暗。苍老的奶奶很温和,红砖灰瓦里她们笑得恬淡。只有那三朵向日葵,像在黑暗中努力生长的样子,迎面开着灿烂的花瓣。那时我便在想,究竟要给她们多少温暖,才能融化她们坚硬的刺,才能让她们肯露出本属于她们这个年龄的天真与娇弱。她们都还是小孩子,本应该由父母陪伴,教他们礼貌卫生,为她们换干净的衣裳,可是没有。都没有。奶奶只能给她们做好饭,不让她们饿着、冻着,仅此而已。她们不想念爸妈,因为那只是电话里遥远的声音;她们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学,因为奶奶不曾解释;她们觉得自己不聪明,因为奶奶说她们成绩太差,不是读书的料子。她们的字写不好看,因为没有人能够手把手教她们握笔的姿势。
  可是她们对我说:“老师,我们很开心。自从你们来了,我们更开心啦。”她们仰起小脸,笑的时候,仿佛浩瀚的星辰跌落在她们的眼眸里。
  记得离开前的最后一次班会课,我问大家,明天就不用来学校上课了,你们开心吗。
  他们笑嘻嘻地说,开心。
  我说,真的吗。
  然后他们不说话了。有的女孩子眼睛一下就红了,那一刻我真的鼻子很酸。我听到阿遥小声说:“不开心呢。“第二天我们早早起床收拾好行李,早饭还没吃,我刚洗漱完,远远看见校园里的大树下,有个小小的人儿站在那,仔细一瞧,可不就是阿遥吗!那一瞬间,真的很感动。走到他面前,他也不多说,就唤声:“萌老师。”他不说,我也知道,他是来送我们的。
  思绪仿佛一下回到初见之时。第一天上课,见到的第一个孩子就是他,最后一天要离开,第一个来送的人也是他。课堂上炯炯有神的眼睛是他,课后我们家访的带路人也是他,和学生家长交流,听不懂方言时,机灵的小翻译还是他。他很积极,很阳光,我甚是喜欢。
  是啊,我们班的孩子,梅梅,小英子,阿遥,斌斌,艳儿,淋淋……他们都是我心底的宝贝。他们每个人都是那么特别,每个人都是那么鲜活的一个小人,他们又何尝不教我成长呢?
  我知道,短短两周的支教,不可能给浪石的孩子们带来什么立竿见影的改变。但我也确信,我们到来的这个夏天,他们不会忘记。至于我们以老师的身份教授给他们的知识和道理,或是我们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带给他们的快乐和陪伴,他们记得或不记得,其实不重要了。我们只是给他们的心里埋下一颗颗种子,待他们长大,到了该懂事的年龄,我想,那些种子,便会和这个夏天的记忆一起,慢慢长叶开花,那时,便豁然开朗了。
  最后,还是想引用楠楠写给孩子们的话:
  “孩子,愿你们慢慢长大。
  愿你们有好运气,如果没有,愿你们在不幸中学会慈悲。
  愿你们被很多人爱,如果没有,愿你们在寂寞中学会宽容。
  愿你们一生一世都快乐幸福。”
(二)你们是我想留住的幸运
  很喜欢苏轼,很羡慕他《记承天寺夜游》里和张怀民“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尔”的友情。
  记得刚开始告诉老妈我要去支教的时候,她打趣说:“你可真闲。”当时就忽然想起那句“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”,不由得窃笑,便很期待和另外的十八名队员一起支教的日子,我想,大家既然都选择支教,那,应该是和我在某些方面想法是一致的吧。他们是怎样的呢?
  在浪石的我们,每天六点钟起床,烧火做饭,往往还在吃饭就有孩子已经来了学校。八点钟,第一节课就在翟老师清脆的哨声中开始了。有课的去上课,没课的修改教案、批改作业或者去旁听。办公室的窗户上,映着窗外大树斑驳的影子,我恍惚间抬头,看着认真准备教案的大家,听着隔壁一年级朗朗的还带着稚嫩的读书声,就有种仿佛我们支教队已经在这里授课多年的感觉。那种满足感,幸福感,像潮水一般席卷包裹着我,让我都有些失神。
  下课,校园里又会有孩子们嬉戏玩闹的声音,很吵,可是听着很幸福。
  上午五节课,下午家访,晚上开会。每天都很充实很快乐,我甚至很期待每天晚上的例会,我喜欢倾听大家一天下来上课、家访的各种感受,或是风趣的描述,逗得大家开怀大笑,一天的疲惫便烟消云散了;或是很严肃的发言,引发大家深思,以更适合孩子们的方式来进行后续的授课。
  最难忘的,是大家一起看星星的夜晚。
  浪石的夜,因为没有灯光的破坏,格外美好。大家一起在篮球场上,一边看着星空,一边交流着教育理念,喋喋不休地争论。我和娜娜躺在铺了报纸的水泥地上,举起摊开的手掌,仿佛漫天星辰都在指缝间流动。娜娜和我笑着听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不时吐槽两句。我不由得想起历史课本上新文化运动时期那副北大的图画,胡适、鲁迅等前辈讨论学术的盛况,娜娜忽然蹦出一句:“我想起了曾经的北大。”我笑嘻嘻地说:“我也是。虽然我们还只是学生,哈哈。”
  娜娜又说,我想起一首诗。
  我慌忙说,是不是,是不是那个什么轻罗小扇扑流萤!
  娜娜说对啊。银烛秋光冷画屏,轻罗小扇扑流萤。天阶夜色凉如水,坐看牵牛织女星。
  娜娜便是我在支教队里认识的,和我最有共鸣的女孩。我们一样,都喜欢古诗词,热爱文学,对苏轼也情有独钟。她总说自己是浪漫主义的,我又何尝不是呢。每每闲聊,我们总是有很多不谋而合之处,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得此知己,实乃吾幸。
  十九个人,不同的性格,却因支教在浪石同甘共苦十四天。亲爱的队友们,遇见你们,也是我的小幸运。
(三)记忆留夏
  这段关于你们的记忆,有浪石古村的苍老,有田间玉米的饱满,有午后热辣的微风,有如画的星月夜,有孩子们清澈的眼睛,有我们每个人许下的愿望,我想,无论如何,都将是我十九岁最珍贵的一份回忆。
  谢谢你们,教会我成长和爱。
  如果可以,我也想写给全世界,我想说,我爱你们。你们的出现,是最美的光。